产品描述


软件测试阶段:交互式安全测试 (IAST),IAST 通过代理、*** 或者服务端 Agent 方式无感知获取功能测试人员测试交互流量,基于模糊测试 (fuzz) 思想对流量进行攻击代码随机插入和攻击流量构建,并自动化对被测程序进行安全测试,同时可准确确定漏洞所在的代码文件、行数、函数及参数。
上线迭代阶段:常态化安全运营,对项目上线后所在的服务器资产、中间件以及项目本身进行 7*24 小时周期性安全检查,相当于有一个安全团队或渗透测试工程师全天候管理线上资产、站点以及中间依赖的安全问题,有效确保安全健壮性。
限制管理网络的管理接口访问;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则要在上游设备(交换机和路由器)使用ACL,限制发起管理会话的来源。
上述三类安全漏洞,无一例外是在代码功能正常的前提下进行的,可见功能可用不代表安全可靠。而为解决这些问题,更多的是需要在研发过程中各环节介入安全能力,实现对上述各类漏洞的上线前检出以及修复,降低项目上线安全隐患。
企业应该将赋能服务贯穿需求分析、架构设计、研发、测试回归以及发布迭代全流程,通过赋能将专业安全能力赋予研发各环节人员,并在各环节提供不同工具(STAC、SAST、IAST、常态化安全运营)使赋能知识真实应用落地,*终以统一平台展示、分析、回归、闭环安全问题,并向***提供 SIEM,根据各流程频现的漏洞类型、研发人员知识盲区等再次提供针对性培训,*终针对性制定规章制度,实现制度精准逆推落地。
需求和架构阶段:基于业务场景的威胁建模 (STAC),以威胁建模赋能方式教会需求分析和架构审计人员对项目内场景潜在场景风险进行识别和剥离,通过威胁建模针对性提出安全方案,用于后续研发等环节的解决或规避。
三类*有代表性、安全威胁等级*高的安全漏洞
SQL注入二、跨站脚本 (XSS)三、任意命令执行
在研发人员眼中,编码开发的目的是实现相关功能逻辑可用,无明显功能 bug。而实际上,在安全人员眼中,很多这样看似没有功能问题的代码,却可以利用来进行安全漏洞攻击。虽然这在很多研发人员眼中是看似天方夜谭,但很不幸,通过以往的无数重大安全事件的验证,这个事实客观存在。
采取正确的措施保护设备,将保护基础架构的其他部分,其中包括下面这些经常被忽视的常见防范措施:
修改默认密码和帐号名。
禁用不必要的服务和帐号。
保证按照制造商的要求更新底层操作系统和系统软件。
湖州网站安全检测公司
由于攻击也在进化,所以要定期检查渗透测试。要保持OpenVAS和Metasploit等工具的更新,而且它们可以使用的攻击库也在稳步增长。
软件编码阶段:静态应用安全测试 (SAST),通过与 git、svn 等代码仓库联动,自动化拉取全量或增量代码进行代码安全检查,以波谷时间检测方式在上班时间前根据提交历史以邮件形式同时相关责任人,降低对相关人员工作方式更改。

-/gbadeeb/-

http://www.qdshtddzkj.com

产品推荐